曾经流行而今消失不见的:粤曲

cc Also published on S&C.


在知乎上看到过类似的问题,80年代以来,有什么曾流行的东西现在几乎消失了?,还有90年代以来,有什么曾流行的东西现在几乎消失了?。前者有646个回答,后者1700个。

这个跟知乎的用户群体有关。去年有人爬虫爬过300万知乎用户数据,做了一个简单分析。知乎用户占绝对多数的,是学生,区域集中在一线城市。

student

distrcit

翻遍这些答案,没有找到粤曲。不要说90后、00后,即使我们这一代人,也不见有多少人识得。这个地域性强烈的文化曲艺,传到今天,日渐消失不见了。

南音

小时候在家乡,每年庆神正日的晚上,就有戏曲演出。孩童多数更喜欢前一天晚上播放的露天电影《秦俑》–YES,每年都播,所以我很烦张艺谋和巩俐啊–而戏曲表演相当热闹,也吸引不少小孩子观看,我便是其中之一。

父亲告诉我,这是八音。确切来说应该是八音锣鼓,现在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Imgur

而遇到有演唱的,父亲便指着演唱的男人,告诉我,这是男音

父亲喜欢唱。

直到稍微长大,我才知道那是南音,或者戏曲南音,不光光男人才唱。而父亲经常哼唱的,是粤曲,粤剧的清唱。

粤曲

粤曲有较长的历史,可以考证的,便有佛山的乡志记载说,

锣鼓柜始于康熙年间。

这是粤曲的大八音班时期。八音班,就是上文提到的庆神节目。除了八音班,还会有些艺人一边弹奏,一边演唱粤剧。因而产生了瞽姬这个行当。

瞽姬。瞽,是失明的意思。瞽姬,就是失明的女艺人,又叫师娘。在晚清至民国初期,珠江三角洲一带开始出现这个特殊的群体。由于她们除了唱曲,也通常兼职占卜,亦称地水瞽姬。瞽姬的生活,并没有像文学作品中,像柳永词作里写的那样旖旎多姿。作为社会底层的职业女性,遭受不幸的同时,生存环境也十分恶劣。所以这个时期的粤曲作品,多数是感怀身世。

现在普遍把这个年代划分为师娘时期,地水瞽姬们的戏曲是南音的一种,视作南音的正宗。作品字句工整、文雅而口语成分较少,很多时有既定曲词,曲词出自文人手笔,作者也能稽考。发展到后来,逐渐有人拜师娘为师,学习唱曲。随着民国初期的粤剧改革,而进入了女伶时期

暨南大学2010年曾出版过《清末至民国前期广州瞽姬研究》,从瞽姬的职业兴衰,侧面反映了近现代广州社会的变迁。

在影视作品中,比较出名的,就是电影《胭脂扣》的十二少,在塘西莺楼,摇扇挥袖,邂逅如花。当时歌音袅袅,正是地水南音《客途秋恨》。张国荣甚至演绎过这首作品。

2007年,香港导演邝保威拍了独立电影《未央歌》,讲述地水南音的故事。该影片荣获香港亚洲独立电影节2008精选影片。在香港浸会大学网站可以在线观看

当然,什么都会有消失不见的一天。而这个算是很长命,很长命的。长命到,你曾经很讨厌,现在连讨厌都消失了。

Imgur

so